物流业增加值预计占地区生产总值10.8%
从7月21日召开的大连市物流业大会上获悉,今年上半年,我市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10.8%左右。海港货物吞吐量、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分别为2.3%和0.9%;空港纯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14.1%,高于去年同期5.2个百分点;铁路货物装卸量同比由去年的-14.2%转为24.1%;公路货运量同比增长4.8%;全市快递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22.4%。
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,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党中央、国务院赋予大连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。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国际物流中心建设,去年以来,《大连市“十三五”物流业发展规划》《大连市促进物流业发展实施意见》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相继出台,市港口与口岸局还牵头制定出台《大连市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和《大连市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》。
近年来,我市新业态、新模式不断涌现,电商、冷链、快递等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保持快速增长,全市物流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。特别是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正式运行,使我市现代物流业不仅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,而且初步具备了转型发展的基础条件。结合大连实际,我市将进一步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,在快速消费品、农副产品、药品等领域采用推广先进的物流标准、物流技术,组织研究国内外物流新标准。充分发挥交通大学、海事大学、大连大学等高校优势,开展产学研合作,加快高端物流人才培养。加强物流核心技术和装备的研发,引导仓储、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标准化建设和改造。支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,鼓励深化战略合作,培育一批联动发展示范企业。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,推动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,推进供给侧改革。
通过实施《大连市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和《大连市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》,深入贯彻落实《大连市促进物流业发展实施意见》,全力推进国际物流中心建设。将《大连市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纳入全市物流业绩效考核指标,抓紧制定时间表、路线图。全面对标上海等先进城市,进一步明确大连国际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、发展路径和工作计划,精准发力,补齐短板。 |